進入2020年,尤其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2月份以來,丁腈醫用外科手套的價格一路走高。2019年年底,1000副包裝的丁腈醫用外科手套,售價約為每箱30美元,一副手套折合約0.2元人民幣。而到了2020年6月,每箱售價就漲到了130美元,每副手套折合約0.9元人民幣,價格翻了4倍以上。
醫用外科手套價格不斷走高的原因主要有三:
1、市場需求旺盛
受疫情影響,世界各國及地區,尤其是北美、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對醫療設施、設備以及物資的需求成倍增加。
2、國際供給減少
馬來西亞是全球最大的醫用外科手套出口國,約占國際市場份額的60%。但因前期國內疫情嚴重,其工廠被迫采取了停產減產措施,產量大幅下降。
3、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快
國內最大的幾家醫用外科手套生產企業生產用的丁腈橡膠膠乳,一部分以進料對口方式從韓國、馬來西亞等國采購,另一部分在國內市場購買,其價格已從4月底的約5000元人民幣/噸,漲至目前的約7000元人民幣/噸。
受益于疫情控制較早、企業率先復工復產,我國外貿企業暫時搶占了部分國際市場,并開足馬力生產醫療設備和防疫物資,大量囤積儲備生產原材料。以醫用外科手套為例,數據顯示,2020年1~6月,丁腈醫用外科手套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丁腈橡膠膠乳(主要稅號HS400251)進口4.62萬噸,貨值4547.93萬美元。而2019年全年,這兩個數字分別是3.8萬噸和3960.44萬美元,半年的時間就達到了2019年全年的121.58%和114.83%。預計到2024年,國內的行業龍頭企業醫用手套產能,將可與全球最大的馬來西亞Top Glove橡膠手套制造商相當。
但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逆全球化趨勢加劇,各個國家及地區都認識到制造業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重要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需求增大,必將收縮或調整產業鏈布局,優先布局在本國建廠,以保障本國物資產品的穩定供應和安全,全球醫用手套產業鏈面臨重構風險。同時,歐、美疫情雖然持續嚴峻,但受經濟和就業壓力影響,已經開始“邊防疫邊復產”。面對國際市場供給產能的不斷恢復以及疫情過后市場需求的逐漸退潮,我國出口企業會不會又因為供大于求而出現價格跳水甚至產品滯銷的局面,值得關注。更多丁腈手套新聞資訊,請隨時關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