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Clean行業資訊:扶持馬云成為中國首富的六大神秘人物! |
作者: 文章來源: 點擊數 169 更新時間:9/22/2014 2:34:37 PM 文章錄入:admin |
|
伴隨而來的是一場空前的造富盛宴。有媒體統計:阿里上市后,其員工通過套現股票可獲約410億美元現金,上萬名員工或成百萬富翁,而馬云將以凈資產218億問鼎中國首富。 從15年前的50萬啟動資金,到如今令人驚嘆的商業帝國。在很多人看來,馬云近乎成了一個神。事實上,在這個商業帝國大廈里,除了馬云,還有很多站在馬云背后的推手們。 1、蔡崇信:阿里巴巴的神秘財神爺
1999年5月,蔡崇信從香港飛到杭州,代表公司Invester AB到中國內地尋找投資項目。此時他見到了馬云。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的阿里沒有展露出任何顯性優勢,但聽著馬云把公司搬到線上的偉大暢想,看著地上凌亂的一張張地鋪,蔡崇信做出一個令人跌破眼鏡的決定:放棄Invester AB的年收入70萬工作,加入阿里巴巴,拿著500元的月工資。 蔡崇信的到來,才使得公司運作規范起來,不僅僅靠“感情”、“理想”維系。一副有趣的畫面常常被人們提起:蔡崇信揮著汗水,指著白板,給“十八羅漢”講起股份、權益,并讓他們在十八份個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英文合同上面簽字畫押。 以正式合同的形式,將最初十八羅漢團隊的利益綁到了一起,最初的創業激情和團隊文化才能維系八年之久。 在蔡崇信努力下,不僅促成了阿里巴巴國際化的規范運作,并獲得由高盛牽頭的5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使得名不經傳的阿里巴巴開始進入人們視野。 蔡崇信曾為阿里巴巴完成很多里程碑事件。 1999年作為先遣部隊成立阿里巴巴集團香港總部, 2004年、2005年,蔡崇信再度替阿里巴巴籌資8200萬美元,并合并雅虎,再沒財政之憂的阿里巴巴才有機會坐穩今天中國第一大電子商務的寶座。 很多人曾經這樣問:沒有蔡崇信,馬云能成功嗎?也許這個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商界點評:要想企業做大做強,必須有完善的鼓勵機制和規范的運作方式。 2、孫正義:阿里上市的最大推手
孫正義,這個身高只有1米5幾的韓裔日本人,1981年創建的軟銀集團,用了33年將其打造成為一個信息技術帝國。 在馬云接受了500萬的第一筆天使基金后,不久被安排與雅虎最大的股東孫正義見面。說起這次見面,外界一度以傳奇故事形容,據說馬云僅用了六分鐘就成功打動了這個冒險家。 在眾多孫正義約見的人物中,馬云只能算個小角色,在場有更多當時已是互聯網大腕的王志東、張朝陽、丁磊…… 因為來訪人太多,每個人僅有20分鐘的時間。 馬云開講了僅6分鐘,就被孫正義打住了,孫正義表示自己愿意投資,問馬云需要多少錢。馬云卻出人意料地回答道:“我不需要錢啊。”孫正義反問道:“不缺錢,你來找我干什么?”馬云居然說: “又不是我要找你,是人家叫我來見你的。” 之后,馬云與蔡崇信赴日本與孫正義面對面做了一輪談判,經過反復商榷,孫正義做出了讓步,從最開始堅持的4000萬減少到2000萬美元。 2004年,阿里巴巴第三次融資,從VC手中募集到8200萬美元,其中軟銀出資6000萬美元。位居阿里巴巴第二大股東。 馬云說,從投資至今孫正義一直十分信任他,幾乎完全沒有干預過企業的相關事務。在收購雅虎中國的過程中,孫正義也主動讓出了3.5億美元的股份。 正是有著一個這樣不斷資本注入的朋友,阿里才能有今天。 商界點評:項目的可操作性和投資回報率是投資者投資時第一要義。 3、孫彤宇:僅次于馬云的二號人物
1995年底,正在杭州城拉廣告業務的孫彤宇碰見了馬云,對于互聯網完全沒有什么概念,只是隱約覺得這個小個子在做一件大事情。于是辭職加入了馬云的“中國黃頁”。 1998年作為馬云創業團隊的骨干成員奔赴北京,開始跟隨馬云建設外經貿部官方網站以及中國商品網上交易市場。1999年回到杭州,從零開始打造阿里巴巴網站。 也許是馬云天生喜歡空降部隊,在旗下很難做到師長、軍長。然而,孫彤宇改寫了這個歷史。2002年,孫彤宇所在的直銷部門完成了阿里巴巴贏利1元錢的目標,成為正處在寒冬中的中國互聯網的一個熱點。 當eBay下定決心進入中國,并搶食阿里所涉及的B2B,馬云決定搶占先機投資C2C,孫彤宇立即走馬上任,打造出了淘寶。 從廣告員到B2B電子商務,再從B2B到面向個人的C2C,孫彤宇都迅速適應了新的挑戰。 再一次從零做起,在短短的半年時間,淘寶網迅速占領了國內個人交易市場的領先位置。 一年半后,注冊用戶數超過350萬,并以每天2萬新增用戶的速度快速發展,在線商品數達到410萬,這一數字達到國內C2C電子商務市場另一巨頭易趣的14倍。 2008年,淘寶網年銷售規模達400億,正大步向前向1000億邁進時,孫彤宇辭職了。人們至今不知道原因。 論戰略也許孫彤宇不如馬云,但論執行力,孫彤宇勝過馬云。 商界點評:內部選拔機制將極大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績效。 4、陸兆禧:最適宜當阿里巴巴CEO的人
馬云之后會是誰?曾幾何時這是人們最關心的話題。當一紙阿里巴巴集團CEO任命書出來之后,人們不經驚嘆為何是他——陸兆禧! 其實,仔細想想,陸兆禧擔任阿里巴巴CEO既合情也合理。 1999年,當馬云收購陸兆禧的互聯網長途電話業務小公司時,他覺得這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因此就跟著干了。 盡管2003年非典肆虐,深圳人人自危,業務根本沒法開展,但即使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在陸兆禧的帶領下,阿里巴巴華南大區迅速壯大,到2004年8月,華南大區的業務團隊已從陸兆禧組建之初的孤家寡人發展到百余人并負責管理福建區。 隨后,馬云力排眾議,任命陸兆禧出任支付寶總裁。2004年12月,陸兆禧帶著手下7個人開始支付寶的初期創業。在陸兆禧的苦心經營下,支付寶開始幾乎覆蓋各個行業,長久占據第三方支付的龍頭地位。 2008年因孫彤宇的離職,陸兆禧被調到淘寶,出任淘寶CEO。在他的任期之內淘寶成交總額攀升了八倍。 2012年7月,陸兆禧出任首席數據官崗位,負責全面推進阿里巴巴集團成為“數據分享平臺”的戰略,向集團CEO馬云直接匯報。 也許陸兆禧不是馬云見面最多的人,但是陸兆禧的每一步都在不斷的向馬云靠近。B2B,支付寶,淘寶,核心的數據業務,陸兆禧已然成為了最了解阿里巴巴的那個人,他出任CEO當之無愧。 商界點評:領導者,當有不拘一格挑人才,慧眼識英雄的大將風范。 5、張瑛:站在阿里巴巴背后的頭號女人
“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馬云亦是如此。 說起馬云的相貌,相信很多人都只能委婉的說一句“外星人”,但張瑛在乎的更多是馬云會做很多帥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組建杭州第一個英語角、為外國游客擔任導游賺外匯…… 跟著馬云這個“不安分”的人生活,張瑛注定是要折騰的。當馬云說想做電子商務網站時,張瑛辭了職,加入了馬云的“十八羅漢”陣營。 用張瑛的話說,B2B、C2C、搜索、社區之類的專業術語她全然不懂,她能做的就是:“他們白天開會,我在廚房做飯;他們半夜開會,我在廚房做夜宵,我頂著政委的虛職,干著勤雜工的事。”食堂保證開火,夜宵保證品質,張瑛辭掉老師的工作,費盡心思做好阿里巴巴的后勤工作。 隨著阿里業務的拓展,張瑛成了阿里巴巴中國事業部總經理。但是好景不長,張瑛再次辭職回歸了家庭,也許張瑛注定只能做馬云背后的女人。 “你辭職吧,我們家現在比阿里巴巴更需要你。你離開阿里巴巴,少的只是一份薪水;可你不回家,兒子將來變壞了,多少錢都拉不回來。兒子跟錢,挑一樣,你要哪個?” 就這樣,當馬云在外振臂高揮,指揮千軍萬馬的時候,張瑛安心守在家里,打消馬云的后顧之憂。 有人說,張瑛站在馬云背后的女人,事實上,她也是站在阿里巴巴背后的頭號女人。 商界點評:攘外必先安內,后方穩定,攻打江山方無后顧之憂。 6、關明生:塑造阿里巴巴價值觀的人
2001年1月,阿里巴巴融資的錢已所剩無幾,而更要命的是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根本沒有找到一條賺錢的路。謠言四起,質疑不斷,關明生就是在這個時候加入阿里巴巴的。 進入阿里巴巴之后,幾位早期的創始人在關明生的辦公室開了一天會。在這個一直靠夢想撐起來的阿里巴巴,第一次認證對待了“目標、使命、價值觀”。 當時,阿里巴巴確立了九條價值觀,被形象地稱為“獨孤九劍”。每個人不僅要對九大價值觀倒背如流,而且要身體力行,并作為KPI考核中的重要部分,哪怕工作業績再好,如果不能認同公司的價值觀,那對不起,請立馬走人! 那時的阿里巴巴,人與人之間關系融洽、團結祥和,并深深影響著后進的新人。 樹大枝多營養流失多,如何砍掉多余的樹枝,也成為了馬云頭疼的問題。當馬云、蔡崇信正在猶豫怎么裁員,何時裁員,關明生主動站出來充當“惡人”,大動干戈。杭州、韓國、香港、美國硅谷、四川、上海、昆明……關明生馬不停蹄、飛往各處、快刀斬亂麻。 2001年最后一個月,阿里巴巴居然有了現金盈余,并從此進入良性發展。2002年全年實現收支平衡,2003年全年贏利1億多元。 很多人在事后總結阿里成功之道事時,說道:關明生這位阿里巴巴早期的“鐵血宰相”,是鼎力幫助馬云度過互聯網“冰河季”的重要人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