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1月6日據外電報道,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爆發以來已造成4818人死亡,且病毒有進一步擴散蔓延的趨勢。在歐洲、美洲等一些國家也發現埃博拉病毒的感染者, 甚至防護裝備充足醫護人員也受到病毒感染。
日前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名女性醫護人員被查出埃博拉病毒呈陽性,之前她參與治療美國本土首例被確診埃博拉的患者,引發民眾對埃博拉可能在美國擴散的擔憂,并對有關制止埃博拉傳播的醫療預防方針提出質疑。
德州衛生部門和醫院均未提及這名醫護人員如何感染病毒。但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托馬斯·弗里登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顯示,一個專業失誤還可能導致這家醫院其他醫護人員被感染。“我們不知道在護理達拉斯這名最初病人(鄧肯)時發生什么,但在某時,存在違反規程的地方,導致了這次傳染,”弗里登說。由此看來,醫療防護措施是否做好對醫療感染發生有明顯影響。這不僅危害醫護人員的健康安全,更會導致醫院內其他病人無辜地遭受感染。
醫院本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地方,但是如果在醫院治病期間,反而因感染受到傷害,甚至失去生命,那真是“躺著也中槍”。醫院感染既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又是一個重大的醫院管理問題,醫院感染既造成了健康損害甚至殘疾或死亡,又增加了不必要的醫療支出,對患者及其家庭和社會都是嚴重的危害。
且醫護人員長期工作在細菌病毒密集的環境中,易感染各種傳染性疾病。國外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醫護人員的院內感染發病率高于其他人群。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病如流感、傷寒、病毒性肝炎、肺結核等,是最常見的醫護人員院內感染疾病。

因此,醫院感染已經成為當今一個非常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臨床一線醫護人員和患者接觸密切,如果不能掌握自我防護措施,會成為重要的傳播媒介的傳染源,危害自身健康,在抗擊SARS疫情戰斗中,就有大批醫護人員被感染,甚至獻出生命,使我們認識到控制和預防院內感染,加強醫護人員職業防護的重要性。
醫護人員感染主要是以接觸感染以及飛沫感染為主,為了減少感染的發生,醫護人員在診治病人時,應佩戴好口罩,避免病人交談中的飛沫和唾液進入呼吸道。在接觸病人時,也應佩戴好醫療防護手套。
而醫療手套的選擇上也選擇質優的AClean丁腈手套,其曾主要應用在HDD、半導體等高科技行業,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逐漸走向醫療防護、家居清潔等方面。AClean丁腈具有高強度、高彈性、高潔凈等優點,能夠為醫護人員提供良好的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