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報告重點摘要:
到2017年,保護玻璃的應用端使用量將達近26億片,創造的產值接近95億美金,其中以手機、平板電腦與筆電為主要的應用產品。到2017年,保護玻璃需求面積將超過4000萬平米,手機與平板電腦仍為兩大主要應用產品,市占率預估為38%和33%;筆電由2012年11%成長2倍,達23%。
基于多方調查,保護玻璃材料的選擇仍由品牌商主導,模塊廠商或代工廠商仍無條件干涉。不過他們可以選擇配合較好與質量較高的保護玻璃經加工廠商以提高供應鏈效率。特別是智能手機,出于安全性考慮,品牌商相當在意保護玻璃材料與強度;而平板電腦對于保護玻璃要求相對較低,品牌商需在重量、厚度、成本與強度之間做取舍。
鋁硅酸鹽玻璃較鈉鈣玻璃(soda lime)有更多設計導入機會,特別是對于手機品牌商而言。二線品牌出于成本考慮,則更多偏好采用鈉鈣玻璃。2013年由于單片玻璃觸控方案(OGS)廣泛應用于平板電腦及筆電,為了降低成本可能會采用鈉鈣玻璃,但長期而言,品牌商仍是相當在意質量與品牌定位,對玻璃材料的選擇會有更多的考慮。我們預期,低端手機會采用鈉鈣玻璃以節省成本,但主流與高階機種可能會選擇鋁硅酸鹽玻璃。觸屏筆電正處于起步階段,短期間內我們認為成本不是最主要考慮因素,同時從長期來看,鋁硅酸鹽玻璃成本也將更具有競爭力。
由于單片玻璃觸控方案(OGS)大片制程(sheet type)需要二次強化(于感應線路鍍膜之后),使得觸屏模塊廠商需要整合保護玻璃成型加工制造。如此一來將影響保護玻璃成型加工供應鏈,并進一步促使模塊廠商擴大內部精加工產線以取代外包方式。